天才个性教育与潜意识的高效干预
天才个性教育与潜意识的高效干预
——中国出了个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金洪源著
内容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组成员们30年研发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18年临床应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高效、彻底治愈抑郁症、神经症和学生的学习障碍、个性发展障碍和促进学生学习潜能高效开发的显著临床事实,证明中国出了个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我们要重新看世界,重新看许多事情。首先要重看美国1970年的人本主义教育改革及其所应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潜意识心理机制,它们不仅误解和冤枉了传统应试教育,还推行放纵青少年的所谓快乐教育,给许多青少年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心理咨询服务行业的运营都带来巨大的危害性的消极影响。美国的人本主义教育改革运动思潮早在20世纪70、80年代使美国深受其害,给国家带来危机后,他们一方面纠偏,一方面将其转嫁给中国,使我国广大青少年在看似时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影响下,人人变得自我中心、不负责任、不求上进、追求快乐、荒废学业等,已经使我国出现了千万个家庭陷入孩子纵欲无度、为所欲为,父母却不敢管、不能管,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堕落的绝望境地。
人本主义教育改革运动思潮是在美国错误地把学习障碍形成的心理机制解释为是“神经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做出的只让孩子们快乐一时,误国误民、培养大批穷人,导致国家走向衰落的错误决策。他们错误地宣称传统教育、应试教育“摧残儿童”,导致儿童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扭曲。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临床高效、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证明了学生形成心理障碍是由于偶然因素导致大脑中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形成及其所干扰下的症状思维的结果,并不是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所害。在第一编中,用一个典型的中学生心理障碍形成和发展过程、规律和传统心理咨询师错误诊断、错误导向造成学校蒙受巨大压力和不白之冤的过程。详细描述了采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解决学生心理障碍一治就好的详细技术操作过程、方法、原理,有文化的家长、教师和心理咨询师都会一看就懂。并且所有的真正属于心理障碍的学生,只要本人认真、积极配合治疗的,都容易彻底治愈并且变得越来越优秀,这是因为中国有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我们不必再走美国的人错误道路,我们的教育改革不要再盲目地跟随美国犯美国人犯下放纵青少年和娇惯坏孩子的错误。
在找到了高效解决学生心理障碍的技术以后,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再不要把孩子形成心理障碍归罪于学校教育、老师和父母,使孩子形成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父母的倾向以后,他们会更好地成长。我国将结束孩子反对学校、反对老师、反对父母的危险历史阶段。心理咨询机构只有尊重父母、尊重教师、支持学校,才会形成教育孩子的全社会合力,心理咨询行业才有生存和发展可言。
第二编主要是谈个性的技术化重塑问题。首先侧重探讨了一些青少年因为从小没有形成必要的焦虑体验而导致严重人格缺陷:缺乏责任心、自我中心、反传统、反权威、反社会等事实。以个案临床干预实例说明,有些孩子接受西方消极世界、价值观形成消极性格和反社会倾向,采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教育、修正,其中有一部会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效果;也有一些仇恨社会、仇恨权威、仇恨父母、沉迷快乐而拒绝接受帮助的孩子目前尚无办法解决。
本编重点回答如何高效技术化重塑或干预个性及其效果问题。以多年跟踪指导的成功案例,示范了从孩子三岁前开始的、对孩子实施数量有限的有计划、有方案的自觉的有惩罚的欣赏教育,可以塑造孩子的上进心、责任心、虚心认真、刻苦努力等优秀孩子的个性品质,并且阐述了其形成的潜意识机制。
本编还用专章介绍了那些因为从小父母、老师管教过严而导致焦虑情绪较高、个性内向、过敏、不自信性格的学生或成年人,如何采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彻底解决并且还可以使其变得更加优秀的技术操作及其原理。
在第二编回答如何高效塑造个性理论与技术基础上,第三编主要探讨天才个性的形成与技术干预问题。以周恩来、爱因斯坦等历史上的公认的天才人物和现实中长期跟踪并技术辅导过的学生和教师的潜意识心理机制的形成规律及其干部方法为例,阐明了从天才个性培养入手的天才教育是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教育途径。分别在各章里分别对周恩来、普通学生和教师的天才个性过程、教育方法或心理干预技术应用、形成的潜意识心理机制等,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揭示
总序 科学化、技术化干预潜意识的天才个性教育
一、整体、系统地看清全部心理结构才有高效技术
二、培养天才个性是促进孩子成为天才的三大方法
绪论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发、应用30年与贡献
——发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改革运动思潮危害与对策
一、科学解释潜意识走出弗洛伊德低效潜意识观局限
二、科学、高效潜意识心理机制的发现及30年历程
三、心理障碍潜意识的根本机制是一种条件情绪反射
——揭开一个“殃魂”冲散新婚夫妇的心理学之迷
四、将新理论转化为高效心理治疗技术的第一次奇遇
——教育心理学师生意外发现了抑郁症高效治疗方法
五、研究生们屡创临床心理治疗奇迹进军世界高峰
六、新技术如何根本解决我国教育改革老大难问题?
七、“心理教育技术化”能使减负问题被无为而化
——解决减负不要跟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潮走错路!
八、美国人本主义教育改革使“国家处于危险中”
——过激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国家有慢性致命伤害功能
九、远离穷民弱国教育,走富民强国幸福教育之路
第一编 新技术应用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多功能化
——学习障碍的彻底解决与心理咨询业技术化革命
第一章 到底是谁“摧残”学生导致学不进和思维受损?
一、最优秀的学生怎会变得不学习还说同学议论她?
二、拒绝上学、攻击教育制度也是神经症状吗?
三、心理咨询师和学校、家长唱反调学生是受害者
四、学不进数学是一治就好的一种条件性情绪反射
五、讨论一:师生和家长懂得学习心理卫生更重要
——学习障碍未必是学习负担重或教师压力造成的
六、讨论二:咨询师不要攻击学校、老师和家长
——形成学习障碍好治,形成反社会人格终身难治
七、讨论三:为啥心理咨询师们都批判中国学校教育?
——美国学习障碍理论错了,中国人不要再跟着错
第二章 研究生应用新技术、新设计、新操作一治就好
一、技术操作一:面谈中的临床诊断调查与认知辅导
——心理干预技术服务不必拘泥传统心理咨询旧套
二、技术操作二:制定彻底治愈的临床技术路线
——条件性情绪反射与神经功能失调是同一件事!
三、技术操作三:用放松学习把积极情绪行为加固
——花稍、蛇足会把简单问题变复杂妨碍技术效果
四、技术操作四:把握各复杂因素系统找到杠杆解
——用情感组织者促成理想动力和积极态度行为
五、技术操作五:避免引发恶性增强循环效应的因素
——归罪父母、怨恨老师的心理分析将危及患者康复
六、染上消极价值观与性格者既难治疗又容易复发
——人本主义思潮重创民族传统性格后心理治疗变难
第三章 “全班同学都议论我”是单向直觉思维不是妄想
——新潜意识原理帮助重患者彻底康复和防止复发
一、科学解释潜意识就能够高效恢复受损心理功能
——元认知干预技术突破美国传统CBT技术的机制
二、“全班都在议论我”的焦虑直觉不是妄想症状
——构成潜意识的第二个成份:情绪性单向思维
三、防止复发的最好办法是培养患者的元认知智慧
四、怎样给杨京京治疗才不会违反精神卫生法?
——教师、家长解决孩子学习障碍不是心理治疗
五、如何应对停药复发、刺激复发、新症状复发?
六、从心理到生理最后战胜重度心理障碍主要靠自己
七、心理治疗的停药、彻底康复和永不复发的实质
第四章 教会孩子爱老师爱父母的心理技术机构大有作为
一、心理障碍咨询治疗“越治越严重”的形成因素
二、把心理障碍归因于父母老师过错的说法害了谁?
——青少年在心理咨询治疗中受错误思潮影响问题
三、心理障碍形成于多层面身心因素系统的作用
——父母和老师的无意行为只是系统中诸多环节之一
四、究竟是谁“害了”杨京京的案例研讨与反思
五、专业心理技术机构要努力配合家长和学校教育
——抨击老师和家长的内耗式心理咨询业不会长命!
第二编 心理技术化个性培养与有惩罚的早期欣赏教育
——反传统、反权威、反社会价值观与性格的根本解决
第5章 人本主义教育“一氧化碳中毒”重灾区及其形成
——缺之不可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其功能
一、自我中心与反传统、反权威、反社会个性由来
二、两种教育的相反相成与“一氧化碳中毒”效应
——培养好孩子的优秀民族传统性格需要稳态条件
三、早期教育失误与反传统、反权威、反社会个性形成
四、培养孩子敬畏父母是未来成长缺之不可的个性
——焦虑、恐惧感是不教就不会的人生必备宝贵品质
第6章 一名“有个性”高中生学习障碍的艰难治疗历程
——极端自我中心个性及其价值观的迂回技术干预
一、一名严重反社会性格高中女生的接待、诊断过程
二、快乐教育培养出最不快乐孩子的性格形成之谜
三、第二次会诊:排除了精神分裂后却更加令人担忧
——早期形成的极端自我中心个性要比分裂症还麻烦
四、后天形成的个性可以人为地在后天技术化改变
五、能看清多因素找到杠杆解的心理技术型好妈妈
六、自负、宣泄、苛刻性格的潜意识心理结构与干预
——妈妈给女儿“治疗”的主要技术操作与效果
七、问题讨论一:过度自信教育防碍崇拜性格的形成
——学会热爱、崇拜的孩子容易向更优秀的高度发展
八、问题讨论二:中美两国中学生崇拜性格对比实例
07章新技术与传统教育结合的第一关键期个性教育
——有惩罚的欣赏教育塑造乖孩子潜意识的心理机制
一、高效干预潜意识可以根据需要塑造孩子的个性
二、早期的有惩罚欣赏教育,培养敬畏父母性格
三、自觉而系统地培养乖孩子“战胜自己”的心向
四、惩罚教育宗旨是让孩子获得知识、观念及其体验
——有效的惩罚教育要选择时机、设计内容和备课
五、荣远远上学后不用父母操心越变越优秀的秘密
——早期教育酿成“天生好孩子”的系统自组织机制
08章青春期的科学化、技术化民主教育及其实例
一、认真努力的优秀生学习还能不能再提升?
二、有效解决闭锁和逆反心理要看到和干预潜意识
三、一个科学化、技术化、民主化解决逆反问题实例
四、解决闭锁、逆反问题过程中的辅导性技术干预
五、结论与讨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早期惩罚教育促进人性形成的潜意识心理机制
09章 早期严格管教导致过敏、内向、自卑的彻底解决
——新技术能高效塑造你渴望的所有优秀个性品质
一、从严教育既形成宝贵个性品质又容易过敏焦虑
二、怎样的父母严格教育容易导致子女过敏性焦虑?
三、一位女处长过敏焦虑性格的表现、反思和分析
——从小母亲管教过严未必是过敏性格的直接原因
四、早期受教育经历的自发概括、迁移及其性格化
五、没有适当焦虑感很难有孝心、责任心和上进心
——如何适当地培养孩子的焦虑感以发展优秀个性?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杰斯的本意是什么?
——所谓“自我概念歪曲”既容易预防也容易治好
第三编 培养天才的实效途径:技术化的天才个性教育
——怎样成为富民强国的幸福天才型学生与教师?
第10章周恩来的天才形成于容易被历史选择的天才个性
一、在谁身上培养出天才个性谁都容易成长为天才
二、容易操作的早期培养天才孩子的家庭教育范例
三、周恩来能成为天才,妈妈做了哪些关键事情?
——把优秀传统文化早期教育做到极致是杠杆解
四、必然天才形成的第一要素是培养乖孩子性格
五、三位妈妈为什么要把周恩来培养成乖孩子?
——乖孩子和不乖孩子的心智素质差别很大
六、一种因素激活多因素的天才自组织形成效应
——非常乖性格是推动各因素自组织运行的启动器
第11章周恩来式天才乖孩子的早期培养与惩罚问题处理
——从培养天才个性入手技术化启动天才生教育
一、从小培养天才个性是培养天才学生的杠杆解
二、天才个性形成的头号杀手是从小溺爱放纵孩子
——溺爱放纵行为深藏养育者潜意识中不容易改掉
三、培养天才个性的早期惩罚教育与乖孩子教育并行
四、一个惩罚教育不当导致对抗父母儿童的矫正教育
五、新潜意识心理观指导下的培养乖孩子技术操作
——“打不服的犟孩子”是怎样变成乖乖女的?
六、最核心的因素是往孩子大脑中输入什么样的知识
12章 一名小学生走出学校恐惧成为天才生的教育历程
一、幸福的天才学生曾是童年恐惧学校的不幸学生
二、和父母一起治疗孩子的学校恐惧行为的过程
——在游戏中获得积极情绪建立起S-E-R反应系统
三、培养孩子热爱、崇拜和理解老师缺点的好品质
四、热爱导致崇拜,崇拜导致虚心,虚心导致认真
五、严防“随性”,培养刻苦努力、战胜自己性格
——警惕无责任心者瞬间运行的烂桶板思维程序
六、用民族传统文化与智慧培育孩子的领袖性格
七、小结:过早培养批判思维容易促使穷人性格形成
13章从抑郁症、职业倦怠到天才个性型教师的形成
——天才和抑郁都是各种因素在潜意识中的增强循环
一、刘野的早期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个性与漏洞
——重度抑郁是各心理因素潜意识地增强循环的结果
二、在接受心理治疗过程中学会给自己治疗的技术
——有效防复发就是在复发时有效地自我诊断治疗
三、自己给自己治疗“治过了头”会越来越优秀
——努力、刻苦和责任感使刘野成长为天才型教师
四、是不是只有刘野能够“自己给自己治疗”过头?
五、积极、自信、高能是天才教师的特有心理状态
六、技高一筹容易沉淀起敢做敢为敢操心自信性格
——预期成功的操心是快乐的不会导致抑郁症复发
七、成为天才教师的秘诀是能够驾驭自己的潜意识
八、心理干预技术型天才教师被崇拜身边全是好人
作者简介(心理学院网原文):
金洪源,男,1953年5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曾任辽宁省铁岭市第三中学副校长、铁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铁岭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主任兼干训部主任、鞍山师范学院教育技能部副主任、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现任辽宁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心理咨询与干预研究所所长、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辽宁省心理学会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干预协会副理事长兼该协会元认知干预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主要从事元认知干预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包括抑郁症、神经症诊断治疗与潜能开发临床实验研究,学习行为障碍诊断与辅导技术开发临床实验研究,学生学科能力发展障碍诊断与辅导技术研究等。其所带领的课题组先后在认知学习理论与心理治疗理论等领域成功地克服了前人的局限,用20多年时间开发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治疗、教育、潜能开发、优秀人格塑造等领域的应用取得空前显著效果,被国内专家誉为适合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化的,临床应用高效的心理学方法及其理论。其培养的临床心理技术研究生在心理障碍诊断治疗、学科学习能力障碍诊断与辅导方面效果显著,引起教育界、心理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关注。
他出色完成了国家体育总局、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政法委等党政机关下达的重要实践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主要著作有《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2013),《学习行为障碍诊断与辅导》(2005),《学科学习困难诊断与辅导》(2004)等.